您的位置:CES > CES2020独家观点

苹果时隔28年重返CES,不出新品不参展只谈隐私究竟意欲何为?

2020-01-10 20:05   来源: PConline原创   作者: SJ[专栏]   责任编辑: yangyang9   

  [PConline 杂谈]CES已经拥有了50多年的历史了,作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性的重磅科技展会,吸引了众多的品牌厂商进入,却吸引不了苹果。上一次苹果参加CES已经是28年前了,1992 年苹果在CES上发布掌上电脑 Newton之后,就再也没有在CES等一众展会上现身。

a

  按照他们的表述来说,这种展会完全起不到真正的展示意义,用户更多的只是看个热闹。而反观苹果每年自己的发布会,其实无论从关注度还是从影响力方面,都能与CES这种国际顶级性质的展会匹敌。特别是苹果每年的秋季发布会,论风头更是隐隐盖过了任何一个科技展会。所以这样来看,苹果也真的没必要参加此类展会。

CES2020首席隐私官圆桌会议

  时隔28年后,苹果全球隐私高级总监简·霍瓦斯(Jane Horvath)参与了CES2020的一场主题为:“首席隐私官圆桌:用户要的是什么?(Chief Privacy officer Roundtable:What Do Consumers Want?)”的圆桌讨论。Jane Horvath 的亮相备受瞩目,她代表了苹果28年后再次以官方身份重返 CES。不过除了参与这个圆桌会议以外,苹果这次也并没有参展也没有发布新品,大打隐私牌的苹果究竟意欲何为?

a

  在圆桌会议上,Horvath 列出了苹果目前使用的三种隐私保护手段。

差分隐私(Differential privacy):业界常用的数据匿名化手段之一。该技术会通过算法在收集的数据中主动加入数学噪声,类似于人为添加或删除小部分数据,使得这些数据难以被精准归类和识别。会牺牲数据实用性,但是对于大规模的群体性数据分析不影响,进而可以实现保护用户隐私。

数据本地处理(On-device processing):得益于当今手机等移动设备强悍的计算性能,很多运算任务和模型都可以直接在设备上处理,无需发送信息到服务器上,连苹果都无法获取。

随机标识(Random identifiers):在使用苹果设备时,像是 Siri 和地图等服务无法避免地会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这些数据中代表用户的标识符是随机生成的,而非 Apple ID。如此一来,苹果虽然知道某个用户生成了数据,但没有办法分辨是谁。

  苹果为什么要打隐私牌?这其实与近年来用户数据大规模泄露有关系,而这些正是苹果对手们的漏洞所在。

  而苹果真的这么好心,就为了给各个同行上一课“尊重用户隐私课”,宣扬苹果的隐私策略和安全么?这背后其实是苹果为了新的增长点。

回溯苹果“隐私”重大相关事件

  如果说苹果开始着重的明确打出隐私牌,并大肆宣传的就在近两年内,我能想到比较久远的事件就是2016年FBI曾要求苹果编写后门软件遭到苹果拒绝,我们就先来回溯一下一年来苹果与用户隐私之间的比较大型的相关事件。

  2019年8月Siri泄露隐私事件

  2019 年 8 月,苹果被曝雇佣外部人员对 Siri 收到的语音指令进行人工分析以改善 Siri 性能,其语音信息包含了位置信息、联系方式等。对此,苹果承认聘用了员工对 Siri 的语音指令进行了分析,但苹果称这些语音的数量不到 Siri 日激活量的 1%,并停止了这一计划。

a

  此后,苹果在官网发布道歉声明,并表示从 2019 年秋季开始,在默认情况下将“不再保留用户与 Siri 互动的录音”。并于2019年11月发布了最新的隐私声明。

  2019 年 3 月春季发布会All in服务 保护隐私和安全是重要核心之一

  苹果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发布硬件,而是特意用一整场发布会,公布了新的服务:

1. Apple Card:苹果新的信用卡服务名为Apple Card,用户只要拿起iPhone来注册,一分钟内即可拿到一张软卡(钛金、镭雕,实体苹果卡只有1%的现金返点)。
2. Apple TV+:苹果将与三星、LG、索尼、VIZIO 等智能电视厂商合作。此外还有 Roku 与 Fire TV 。苹果将向100+市场推广这项服务。体验方面,Apple TV 也作出了诸多改进。比如看片的时候,可以直接跳过片头,直达正片。
3. Apple New+:Apple News增加了杂志,包括时代杂志、时尚杂志、娱乐杂志、地理科学等包罗万象。苹果将升级后的服务,称作 Apple News +,可以实现更快低成本做成动画效果。
4. Apple Arcade:跨平台、提供包月单机游戏打包服务。

  而围绕提供这些服务的核心则是:易用、注意细节、保护隐私和安全、易于分享。

  2019年1月CES外的大型隐私宣传广告牌

1

  还记得这块广告牌吗?2019 年,苹果在 CES 期间打出巨幅广告为隐私安全发声:“What happens on your iPhone,stays on your iPhone.(在 iPhone 上发生的,只会留在iPhone)”。这就是去年苹果在CES展会期间在拉斯维加斯包下大广告牌宣传自己的隐私服务。

强调隐私的背后是苹果增长需求与手机业务增长放缓的矛盾

  手机业务增长放缓

  其实早在2017年、2018年,手机市场就已经逐渐接近饱和。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后,竞争更激烈了,而产品之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小,苹果每年的“惊艳时刻”越来越少了。

52

  早在 2017年,苹果手机业务就已经显现出一个颓势,2017年第四财季的财报显示,尽管 iPhone 的销售给苹果带来的收入仍高达 371.85 亿美元,但其销售量基本处于零增长,近乎与过去两年持平。iPhone 销售停滞的情况下,外界对于其硬件创新能力能否持续的质疑声也愈演愈烈。

  而苹果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太过于依赖手机业务,为了满足公司继续高速增长需求,不得不寻找一个新的增长业务。于是有了去年春季发布会的All in服务。

  与手机业务颓势不同的是,苹果服务收入多年来一直稳步增长,2017 年,苹果的服务收入为 310 亿美元,占总收入的 13 %,苹果也已将 iCloud、Apple Music 等服务作为新的增长主要来源。苹果在 2019 财年的服务业务收入为 463 亿美元,将近 2010 年 9 倍。而近期苹果传出来的消息称, 2020 年服务收入实现约 500 亿美元的目标。

  这将是苹果公司继手机业务后的另一个高速增长业务。

  服务业务与隐私保护的矛盾

a

  不过在互联网服务场景中,收集数据与服务用户,本身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悖论。在互联网行业中有这么一条验证过无数遍的规则:对用户个人数据挖掘得越好,才越有可能提供好的互联网服务。

  比如广告、电商的“千人千面”。为了更好的提供互联网服务,只有收集更多用户数据,才能更准确获得用户画像,并进一步推荐合适的商品或广告。

图片来源:Apple

  这位主管苹果隐私的高级总监表示,苹果设备默认设置就在保护个人隐私,它采用随机标识符而不是直接追踪到个人帐户,也就是说用户所有的Siri数据、地图数据都不会发送到苹果服务器上,即使是常用的emoji,苹果也是基于本地数据,消费者不必担心隐私泄露。对于苹果公司而言,关注隐私是从一开始就考虑的。对于每个新产品,在即将开始的设计阶段,苹果都会指派一名隐私工程师和一名隐私律师与团队合作。

  其实通过近几年苹果公司的演讲内容可以发现,他们对于隐私保护有着业界最为严格的标准。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信息时代,而信息所能带来的方便几乎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个人隐私作为交换的,就像我们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身份证甚至是家庭住址、收入等等,所以人们越来越担心个人的隐私安全。

图源:Apple

  苹果由于其独特的封闭式生态圈,能够更为方便地将用户的隐私锁定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还通过了严格的保护政策与方法,尽量让用户的个人隐私呆在用户自己的设备内。最著名的就是FBI与苹果因为解锁iPhone而出现的“冲突”。

  总结起来也就是文章开场所提到的苹果目前使用的三种隐私保护手段。

差分隐私(Differential privacy):业界常用的数据匿名化手段之一。该技术会通过算法在收集的数据中主动加入数学噪声,类似于人为添加或删除小部分数据,使得这些数据难以被精准归类和识别。会牺牲数据实用性,但是对于大规模的群体性数据分析不影响,进而可以实现保护用户隐私。

数据本地处理(On-device processing):得益于当今手机等移动设备强悍的计算性能,很多运算任务和模型都可以直接在设备上处理,无需发送信息到服务器上,连苹果都无法获取。

随机标识(Random identifiers):在使用苹果设备时,像是 Siri 和地图等服务无法避免地会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这些数据中代表用户的标识符是随机生成的,而非 Apple ID。如此一来,苹果虽然知道某个用户生成了数据,但没有办法分辨是谁。

“隐私”总结

  苹果一直强调隐私,就是为了与众多竞争对手区别开,相对一众竞争对手来说,苹果的隐私策略确实出色。

  在本次的圆桌会议上苹果、Facebook 等高管对于数据安全问题一再做出承,但科技公司与用户之间依旧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性,作为普通用户根本无法知道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性是否得到了保障。这将是一个长久的矛盾,也是互联网时代下我们的无奈。

更多抖音内容